学习NO.1 发表于 2024-3-23 19:58:40

郁南县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

一、“禾楼舞”是秦代南江流域的乌浒人在庆祝丰收、祭祀神灵时跳的一种舞蹈。该舞自形成以来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是少数民族留下的民间艺术瑰宝,蕴涵着古代百越之地(连滩流域)所具有的独特地方文化色彩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,是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。该舞蹈的动作原始、粗犷,跳舞者头戴假面具,身穿黑色衫裙,头戴小竹笠,腰扎围巾,脚蹬麻鞋。领舞者头戴莲花冠,系红色间黄披肩,右手摇着1个系有彩带的铜铃,左手举牛头锡杖。其余舞者分别手拿禾穗,边唱禾楼歌边摆身、摇手、踏足,向着东南西北四方起舞。禾楼歌旋律固定,曲调悠扬。禾楼舞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,对研究古代百越以来的生产生活、信仰和民俗学具有积极的意义,对研究岭南民间舞蹈史也有重要的价值。2007年6月,“禾楼舞”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2008年6月,“禾楼舞”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二、连滩山歌:生活在郁南的人,很多男女老少都听过连滩山歌,在南江一带的人更是耳熟能详。连滩山歌源于连滩镇而得名,即兴而唱,押韵、朗朗上口,听者很容易明白意思,一般由男女两人对唱,男主唱叫歌伯,女主唱叫歌婆。2007年6月,“连滩山歌”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三、南江婚俗:南江婚俗,始于明末清初,这种特有的民间习俗,一直在南江流域生生不息传承着。它以轿为交通工具,以哭嫁歌为主线,在备婚宴、接新娘、拜高堂、会歌友贯穿全婚俗的全过程,具有浓郁的南江地域特点。 南江婚俗有“六礼” 环节。“六礼”一是定婚。二是担定,男家选定良辰吉日,备齐定金,礼品,以全柬书送之女家,决定婚事已“尘埃落定”。三是择日,男家择定结婚日子后,把婚期用红柬写好,备好礼品送女家,确定结婚日子。四是哭嫁。女方在出稼前10天,是“三步不出闺门”,学会唱新娘歌。五是迎娶,这是婚俗中的重要礼仪。一大清早,新娘要按吉时辰梳头,装好面,穿好新娘服装,等男方来迎娶。六是归宁,又叫“三朝回门”。结婚后第三天早上,一对新人带备礼品探访女方娘家,至此,整个婚礼结束。四、手指画。“手指画”是一门独创的绘画艺术,是连滩人朱景宗以及他的后人朱展英、朱展鹏两兄弟传承。朱展英、朱展鹏兄弟所创作多幅指画作品被国家文物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、中国书画藏典委员会收藏,并颁发作品润格标准认证。2013年2月18日至3月8日,应法国海外省留尼旺圣保罗市和毛里求斯政府的邀请,广东省文化厅委派朱展鹏、千官镇面塑艺人蔡金月、肇庆歌舞团等组团到毛里求斯参加演出。五、横经席。南江一带有辽阔的旷野、土田,为种编织横经席的席草种植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新中国成立前,南江一带农民很多家庭都种有席草。不少群众都会编织草席。他们靠卖席草和横经席帮补家用,如兰寨十德第、大生堂、福生大屋等大屋的建成,也有卖横经席的一大功劳。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以参考下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郁南县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